新中国成立前夕,一则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国旗设计稿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,谁最终成为了国旗的设计者?在距开国大典不足4天的时候,谁承担起连夜赶制国旗的任务?这是一篇关于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故事。
开国大典时,毛泽东主席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。这面国旗长460厘米、高338厘米,是由5幅红绸拼接缝制而成的,5颗黄五角星由黄缎制成。红色旗面上一颗大星位于左边,四颗小星位于右边环绕着大星,每颗小星均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,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。这样的设计思路从何而来?
▲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
启事片段:
“国旗,应注意:(甲)中国特征(如地理、民族、历史、文化等);(乙)政权特征(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);(丙)形式为长方形,长阔三与二之比,以庄严简洁为主;(丁)色彩以红色为主,可用其他配色。”
征稿的消息很快引起上海一名普通职员曾联松的注意。他擅长书画,也懂得几何构图。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,曾联松决定试一试。
▲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
功夫不负有心人,设计灵感就在不经意间来了。曾联松的侄子曾浙一回忆说:“偶然的机会,晚上散步,(他)仰望天空看到星星,那个时候正好想到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。按照毛泽东同志当时4个阶级的理论,4颗小星围绕大星,他就引申出来。”
▲曾联松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原稿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
有了灵感后,曾联松用红黄两色的电光纸剪贴、排布好了国旗图案,将设计图稿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,投递给了新政协筹备会。
曾联松在《我是怎样设计五星红旗的》自述文章中写道:“有人问我,为什么能够热情洋溢地设计国旗?我唯有一句话相告:我爱中国!想到新中国即将诞生,情难自已,遂满怀激情响应号召,不计工拙,投入国旗图案的设计,以表达我对党、对祖国的一片赤忱仰慕之情。”
▲曾联松与他设计的国旗图案稿
▲许多当年的国旗设计稿在国家博物馆展出
经过多次讨论、层层遴选,曾联松设计的图案脱颖而出。随后,筹备会审议时,将原设计稿里大五角星中的镰刀和锤子去掉,使国旗图案更加庄严简洁。
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
国旗方案公布后,距开国大典仅剩不到4天时间。这么短的时间内,要将设计图纸上的国旗,变成飘扬在广场上空的旗帜,这个任务,由谁来完成?
9月29日上午,在国营永茂实业公司工作的宋树信,接到北京市委下达的制作国旗任务。在跑遍了多家布料店后,他终于在大栅栏的瑞蚨祥找到面料、颜色和质地都适合做旗面的红绸,以及做五角星用的黄绸缎。
找到面料后,宋树信一刻不敢耽搁,拿到缝纫社跟工人们一起连夜缝制国旗。细心的人们会发现,国旗上隐约能看见拼接缝的痕迹。
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李琮:由于当时的印染技术达不到印制大幅面国旗的要求,只能够采用手工缝制。当时北平刚刚解放,物资相对匮乏,瑞蚨祥全店上下盘点库存,最终在一个地下库房里翻出了半匹黄绸缎。黄绸缎一尺多宽,做大五角星的长度不够,所以必须要接一个角尖。上级接到了这个实际情况(的反馈),就经过讨论允许拼接。
就这样,历时一天一夜,9月30日下午1点,长460厘米、高338厘米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诞生了。
▲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
▲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
伴着激昂高亢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旋律和54门礼炮齐鸣28响,毛主席按动电钮,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,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此屹立于世界东方。
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